“K2”退出郑州 曝城中村改造“潜规则”(5)

扫描到手机 全国楼市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日期:2016-12-19 10:08 字号:T|T

摘要:土地拍卖变成政府私下对开发商的承诺,专家呼吁制定合理的一级开发土地退出机制。

 明规则遇上潜规则

截至记者发稿,K2没有再出现在郑州的土地拍卖市场。

作为事件的当事方,K2地产、郑州市国土局都拒绝了记者采访,而众多的郑州本土房企也缄口不言。

“虽然它是个‘搅局者’,虽然它很令人反感,但我必须承认,它遵守了市场规则。”一位曾和K2在土地市场上“过过招儿”的郑州地产人士对K2这样评价。

在郑州地产专家魏明看来,郑州房地产市场对“外来者”K2,有点“过分解读了,也有点反应过度了。”魏明认为,本土房企的“不淡定”值得反思。他表示,本土房企仍寄希望于政府出手维护郑州城中村改造土地“招拍挂”的潜规则,寄希望于本土房企抱团阻击K2,这都表明郑州本土房企此时仍在心存幻想,没有真正的城中村改造市场化应对预案。

一位郑州地产圈人士认为,“K2风波”对于郑州市政府来说,应该是一个棘手的事情:K2拿地是按照可以摆在桌面上的招拍挂规则进行,但是却与无法摆在桌面上的潜规则相冲突。当两种规则冲突时,该怎么办?

在K2的退出公告中,提及了“地方保护”这个字眼,而对一些被“地方保护”的郑州本土开发商来说,他们也并不完全领情,甚至表示了对政府部门的怨气。在王宇看来,K2威胁到本地开发商的利益之后,政府却始终没有明确表态。

王宇说,若政府能提出一个本土开发商接受的退出机制,他们不会害怕K2。

王宇告诉新京报记者,从七月开始,不论是地产商还是区政府都做了努力,区政府工作人员曾去市政府探讨土地退出机制的问题,但市政府迟迟没有下文件说明。

其实,在2009年,市政府的一则会议纪要中已经提及,要建立一套开发商前期介入城中村改造退出机制。即前期介入城中村投入成本退还开发企业时,按实际投入成本加同期银行贷款利息退还。

郑州本土开发商张顺认为,这个退出机制没有实操性。银行的利息对于开发商来说太低了,“很多开发商从社会融资,有的是金融部门,有的是非金融部门,因此融资的成本是相当高的。”

在张顺看来,若政府要将成本返还给开发商,还需要走预决算程序,这会花费非常长的时间。

有地产人士认为,郑州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有经验的国土局应该在招拍挂时设置一个条件,比如拿到地的企业,要将超出底价部分的溢价交给承担前期开发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开发商就都不会参与竞拍了。

在王宇看来,即便K2退出了,将来还会有更多的“野蛮人”来郑州抢地,政府若始终不制定出合理的一级开发土地退出机制,本地开发商的利益将继续受到威胁。

中国住建部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志认为,郑州本地开发商维权事件本身,根本不是市场经济行为,本地开发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属于非法垄断。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K2事件反映出政府的职能缺位。

顾云昌说,政府可以与投资者成立基金,两方都入股,完成一级土地开发之后,按照投资者的投资比例来分成,“这些政府该做的,过去却没有做到。”

对此次风波的后续发展,魏明认为,这次郑州的集体维权,实际上就像是无声的举报。开发商自己打破了平衡,举报了河南的投资环境,K2挣大了。

责任编辑:平南 关键字:K2城中村房价上涨保定互动房缘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