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怪相:救市、断供、房闹等充斥楼市(2)
扫描到手机
全国楼市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14-08-22 09:16
字号:T|T
摘要: 本应是楼市“主角”的开发商与自住型购房者反而显得更为淡定和理性,而这种怪相折射出的,正是中国楼市的畸形及其病灶所在。
“房闹”抗议降价非理性购房者难承风险
一些房地产项目近期降价出售,“利好”购房者,却带来副产品—“房闹”—因为之前买在高价位上,房价下来后,他们认为自己“吃亏了”,就要求相关房企返差价或退房。
某房地产项目近日因大幅打折销售,以前买房的数百名业主7月底连续地围堵售楼处,打出横幅要求返差价或退房。
楼市降价引发“房闹”情况以前就有。据了解,2011年,深圳市发生过楼盘降价引发旧业主打砸售楼处事件。今年3月江苏常州一处楼盘每平方米降价千元,引发百名业主怒砸售楼中心。
在近期报道的“房闹”事件中,有的业主以跳楼相要挟,不许开发商降价;有的业主要求开发商降价多少,就给他们退多少钱……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博士张国强说,“房闹”的很多理由难以服众。房价下跌时得“补差价”,那么房价大涨时有谁被要求过“补增值”?房屋是商品,其价格的涨涨跌跌是正常的现象。“而且从法律层面讲,业主交完房款、办好房证后,房屋已经是其个人财产,开发商调整售价与业主无关。”张国强说,“房闹”表明一些业主契约精神的缺失。
在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刘亚臣教授看来,“房闹”频发有其深层次原因。“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低,此前长期没有按经济规律运行。”刘亚臣说,在一些地方政府引导和开发商鼓吹下,房屋成为一种特殊商品,“不仅满足居住功能,而且承载着很多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希望。”
过去10年,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增长,但开发商和监管部门对消费者的风险提示做得不够,非理性消费盛行,不少人不惜透支财力“追涨”房价。
“别看一些地方的房地产购销两旺,实际上一些购房行为背后,是家庭巨大的债务风险甚至投资风险。”辽宁大学市场营销学专家肖升说,这种风险在市场上行时被掩盖,一旦风向扭转,就变成了赤裸裸的现实。很多家庭承受不了,“房闹”就出现了。
如何让“房闹”不再出现?专家建议,尽快让房地产业进入规范、完善的市场化轨道。“地方政府过去受土地财政和GDP偏好影响,成为楼市一路走高的潜在推手,如今要转变为合理市场秩序、理性消费观念的构建者和引导者。”刘亚臣说,比如要治理开发商的饥饿式、鼓吹式营销行为,打击不实承诺和消费欺诈;通过将风险评估和风险提示强制性写进购房合同,给消费者的心理预期降温,营造理性消费的市场的氛围。
楼市降温后,房产开发商对电商平台的广告投放量也大幅地下降,网站的经营受到影响,也希望通过提高端口费用来维持利润的。
为了削弱电商平台对自己的“绑架”,现在很多房产中介公司也开始打造线上网络,但和成熟的电商平台相比,单个中介公司仍较为弱势,受房源有限以及研究、推广、营销成本的限制,很难和第三方平台抗衡。
上海一业内人士认为,两方的不断“交战”反映出线上线下两种销售渠道的不断地摩擦。“房地产销售越来越强调网上销售推广,线上线下结合,但是线上比例在不断地增加。和线下连年走高的人力成本、门店成本相比,线上的技术研发成本要低得多,这样很容易导致房产中介和电商平台在利益分配上发生矛盾的。”
相关阅读
-
支持 0票
-
无聊 0票
-
努力 0票
-
雷人 0票
-
愤怒 0票
-
难过 0票
-
格瑞地板总裁签售...
[详情]
- 格瑞地板 5.1活动
- 胜女时代,自己买房做女王!
- 2015我要买房
- 互动房缘网400服务电话一览
- 返乡置业 大保定规划那么好 我想回家看看
- 他们都要老了 感恩节 帮父母选一套房子
- 逃离北上广,做潇洒保定人
- 投资保定商业写字楼,坐等升值高回报
- 光棍节如何脱光?“房”手一搏吧!
- 1保定6月9宗地块低调入市 334.9亩地总吸金6.4亿
- 2勒泰中心将落户保定南市区 40亿打造商业地产
- 3保定均价5500元以下楼盘大汇总 最低3字头
- 4京津冀协同规划方案7月出台 无“副中心”说
- 52014年保定上半年获预售证楼盘概览
- 6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将出台 高点击率楼盘集锦
- 7保定一楼盘2006年预售至今未盖 20名购房人起诉
- 8购房首选大产权 70年产权优质楼盘一览
- 9保定官员谈一体化:圈地坐等升值
- 10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势带动保定北部房价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