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房地产市场不会大规模崩溃 实体靠它撑着(2)

扫描到手机 业界观点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4-03-10 08:20 字号:T|T

摘要:2014年被视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元年,这一年将迎来全方位转型和改革,经济结构调整,财富大迁移大洗牌。经济转型的过程会比较缓慢而痛苦。

警惕实体经济破产

最近的热点新闻是人民币汇率逆转,从长期温和上涨转而下跌,跌势迅猛,即期汇率一周兑美元下跌1.7%,做人民币汇率结构性产品的机构纷纷爆仓。

外管局解释人民币汇率下跌是市场行为,可能吧。但今年以来热钱有流入迹象,这是危险信号。流出去的都是长期财富生成的钱,流进来的都是热钱,这是期限错配,同时央行必须要回收货币,否则人民币发行扩大,又是泡沫。2014年1月银行结售汇顺差4475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4658亿元,自身结售汇逆差183亿元,创一年新高。

央行一稳健,风雨飘摇的股票市场在低迷行情中剧幅振荡。央行解释,货币松紧与股票无关,去年没有回收货币,股票照样下跌,该跌还是跌,跟我们没有关系。紧接着外管局说,最近人民币汇率下跌,跟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是市场行为。最后16家上市银行,除了两家之外,联合出来喊话说没有收紧房贷。

为什么这些银行要这么说呢?

因为中国资产价格不能大幅下跌,那要出大事的,首先各城市会处于破产的境地,比如涉煤城市、涉矿城市,今年大家做信托要小心,涉煤涉矿信托以后包括涉房信托,都有相当大的风险存在,当然涉房信托的风险会稍微延后一些。所以,如果房价大幅下挫,中国政府企业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将崩溃。

经济质量好转,关键是效率上升。目前资本收益率下降说明效率下降,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度效率极低。

以义乌为例,一天发送的物流30万单,去年7月的数据,每天从义乌发往世界各地的B2C包裹超过10万单。一份来自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外贸B2C卖家超11.2万家,交易额实现翻番增长。但目前的制度不支撑快速电商通关,2012年4月,大批网上代购商户痛苦不堪,相关电商平台上的“全球购”交易量已锐减1/3,更多小型平台已停止服务。跨境购物物流转运公司也备受煎熬,它们的单量有的跌去1/3,有的已裁员2/3。《万国邮联公约》规定,进境邮递物品是指外国(地区)邮企使用联盟规定单式并交由中国邮政在中国地区投递的物品。跨境转运公司并非邮政公司,海关新政关闭这一通路的理由正在于此。所有境外快递企业使用E M S清关派送的包裹,不得按进境邮递物品办理清关手续。只有使用对方国家邮企经邮政网络承揽的,按万国邮联规定单式并交由中国邮政在中国投递的包裹才可使用。跨境电商的通道、税收都不通畅,极大地影响了义乌等地电子外贸的发展。

制度性低效对实体经济是雪上加霜,最近跑路的一位浙江永康的女企业家,是做进出口贸易的。进出口贸易其实就是开一些信用证,来来回回地倒腾,这些人不再做实业,实际上是在进行金融套利,玩不下去了一跑了之。

中国最敏感的资金是做房地产资金,从李嘉诚到杨国强都在全球布局,成为国际企业。2013年在中国在海外投资商业地产,每年以百分之一百多的速率在增长,今年还会增长。中国人全球买地、买农场、买葡萄庄园,这是一个资金全球布局的状态。李嘉诚不必说,比如碧桂园[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最近在澳大利亚买了一块地,万科[简介 最新动态]、万达[简介 最新动态]、万通[简介 最新动态]、联想都在走国际化之路。本身未可指责,如果是因为信心低迷成为资金永久出游,就非常糟糕,一个经济体如果没有长期资金和信心预期的话,那么所有的投资产品价格迟早会下挫,也就是说买什么就跌什么,买黄金就黄金跌,买房地产就房地产跌,喝一口凉水还塞牙。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