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城市联调 楼市风向渐变:房价还能涨多久(2)

扫描到手机 全国楼市 来源:地产中国网 发布日期:2016-03-30 09:32 字号:T|T

摘要:在此之前的短短两月,一、二线城市经历了房价的大幅上涨,“抢房潮”的经历在朋友圈广泛流传,政府将出手调控楼市的呼声此起彼伏。

因城施策

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的显示,2016年2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47个,比1月增加了9个,其中涨幅较上月扩大的城市有33个,比1月增加了10个。

从各级城市看,2月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平均都上涨,且涨幅分别比上一个月扩大0.5、0.1和0.1个百分点,城市间房价涨幅差距进一步扩大,一线城市和个别热点二线城市涨幅远高于其他城市。

郭毅分析说,虽然都在涨,但其实各地的情况

并不一样。

深圳去年公开出让的地块极少,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自去年开始涨幅就较大,房价涨速较快,高达40%,但这样的情况属于个案。

“上海那一带,江浙人比较精明,在货币超发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调控政策又宽松,投资加保值的需求旺盛了许多。”郭毅说。

而北京跟它们不太一样。北京成交均价也出

现了明显上涨,但却是结构性上涨,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之前高价拿地的项目变成豪宅或高端住宅入市,在整个楼市中的占比明显提升,从而对楼市均价产生结构性拉动;二是本轮升温二手房上涨幅度远高于新房,随着土地价格不断走高,房地产市场中低端价位的房源减少,市场需求从新房转向二手房,但二手房与新房的价差不断拉大,入市的二手房增多,加上去年致力于释放改善性需求,北京出现供需两旺的状态。

“但北京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价格,相比其他一线城市,热度没有那么高。”郭毅说。

“这一轮(调控)感觉上海的力度非常大,深圳的新政则有点隔靴搔痒。”一直从事金融工作的乔宇这样评价。

郭毅解释称,按照国家的“因地施策、分类调控”的原则,各地政府有楼市调控的主导权,城市管理者可根据对当地房地产状况的判断来确定调控的力度和制定调控的具体措施。

 

责任编辑:马策 关键字:楼市房价城市因地施策、分类调控国家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