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保定来了 南城门楼有望重建

扫描到手机 保定新闻 来源:保定晚报 发布日期:2015-10-12 10:34 字号:T|T

摘要:在保定动物园,500多米长的古城墙前,常有老保定人感叹,如果当年的靴子城不拆除,保定老城一定会像平遥古城一般游人如织,古意盎然。这种感叹,既是一种追忆,也是一种憧憬。而今,随着保定将复建迎薰门的消息传出,这份多年的憧憬,或将变成现实。

■核心提示

在保定动物园,500多米长的古城墙前,常有老保定人感叹,如果当年的靴子城不拆除,保定老城一定会像平遥古城一般游人如织,古意盎然。这种感叹,既是一种追忆,也是一种憧憬。而今,随着保定将复建迎薰门的消息传出,这份多年的憧憬,或将变成现实。

网上传言  迎薰门城楼阔约32米,城墙东西长130多米

从今年7月份至今,一则《大保定复建“迎薰门”,千年古城换新颜》的文章,在保定微信圈里时常出现,引发众多市民关注。文章中称:如今为打造完善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为了进一步完善古城格局和展示体系,更好的承接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功能,保定市政府将斥资复建“迎薰门”。对于消息来源,作者称“从保定规划局了解到”。

记者整理了该文章内容,以方便读者阅读。

■设计理念

新“迎薰门”的规划设计遵循中国古代“百尺为形”的尺度,这一视距限制值,也是建筑组群及外部空间设计中的重要基准尺度或模数。该方案依照清代官方尺度规定,即“百尺”合32米,以此为模数进行组织。

■位置大小

在这一尺度控制下,确定新城台坐落于天水桥以北二百尺(约64米),城楼所在台面阔约一百尺(约32米),两侧城墙总面阔三百尺(96米),整个公园东西宽四百尺(约130米)。城台北侧距离天威中路20米,一方面为北侧天威中路留出足够的缓冲空间,使城台北部的空间不致过于压抑,同时能够尽量保留地下的城台遗址,为研究、保护古城城墙提供实物依据。建设中将先于遗址分布区域展开考古工作,探清城墙及城台基址、瓮城等位置。并采取多种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和展示。

■配套设施

城台两侧的城墙将向东西延伸,和府河沿河公园衔接,将新城门融入沿河公园及慢行系统。道路从下方穿过城墙,使经过的人产生进入老城区的空间识别感。

规划沿天威中路设置四处共120个停车位,解决未来的停车需求;同时在府河规划游船码头,增加新迎薰门的可达性,打造府河游船观光的主要景观节点。

追溯历史  城有四门,东门望瀛,南门迎薰,西门瞻岳,北门拱极。

保定这座古城,有着2300多年的建城史和1000多年的建都(州)史。

保定城墙完整时,城似方形,但城西南部向外凸出了二百多米,并略呈弧形,往北又呈直线,形状似靴,意为天子脚下,卫戍京畿,保定城于是又有“靴子城”之称。城有四门,东门望瀛,南门迎薰,西门瞻岳,北门拱极。每门墙体之外各建有半圆形瓮城,正城门和瓮城门上都建有城楼。据悉,南门为龟之头,按照中国古代城建制“山水朝阳,龟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的说法,迎纳东南方的和薰之风,为“迎熏门”。北门是龟尾,北门的外门向东弯曲,好像龟尾东甩,取四方归向,众人共尊之意,称“拱极门”。

拆除重修  四国联军烧毁四门,袁世凯最后一次重修

按照历史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10月,英、法、德、意侵略军侵占保定,分别驻扎在保定四个城门。次年(1901)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当年8月,四国联军撤离保定时烧毁四城门正楼、瓮城楼及角楼。

光绪二十九年(1903),袁世凯为恭迎慈禧、光绪谒西陵来保,将永宁寺(即南大寺)改建为行宫,照原貌重修了南城门正楼,其他三城门正楼及四门瓮城楼均未重修,仅在东、西、北城门正楼的遗址处各建三大间带女儿墙的高大平房,形似一层城楼。

在不少老保定的记忆中,1948年11月保定解放后,古城墙保存还算完好。1950年开始拆除四门瓮城,1952年到1954年陆续拆除东城、南城和北城城墙,1956年拆除

西城墙。最后只剩下一段长500多米的南城墙,孤零零矗立在古城之南。

古城墙的这种境况,一直持续至今。

10月9日,记者从我市规划局建设规划管理处获悉,市政府确实有重建“迎薰门”的计划。对于网上流传的这份方案,该处工作人员称,这是以前报市政府审批的一套方案,新的规划方案正在进一步修改中,不日即将出台。不过,修改中的规划方案与网上流传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