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三四线城市频现空置房 土地储备重度饱和 (3)

扫描到手机 二手房资讯 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日期:2013-04-25 11:03 字号:T|T

摘要:卫星图上,中国从南到北众多三、四线城市新建城区空空荡荡。

三、四线楼市泡沫初现,楼价继续下行

随着三、四线城市的供应量暴增,在2012年楼市逐渐“春暖花开”之时,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却裹足不前,甚至出现库存严重积压。地产研究院副院长表示,2012年的房地产市场严重分化:一线城市已入春天或夏天;三、四线城市仍在冬季或初春。

有报告也显示,开发商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大规模圈地,造城运动如火如荼。在土地供应极度膨胀的同时,这些城市陆续显示出泡沫征兆,个别城市甚至已出现崩盘现象。

报告预测称,未来一段时间内,一线城市供应短缺,未来住宅价格上涨压力较大,而部分二、三线城市或将面临供应过剩风险,价格上涨动力不足,甚至可能出现下降。而广大的三、四线城市供应充足,但潜在需求相对较弱,部分土地供应量明显超过潜在需求的城市面临价格下行风险。

方圆地产首席分析师邓浩志也对记者表明了类似看法:“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比较落后,居民收入不高,加上人口流出,所以刚需十分有限,而三、四线城市房价 上涨多因为投资资金进入,现在政策严防投资资金进入住宅市场,这些城市失去了增长动力。”其表示,由于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三、四线城市前几年疯狂卖地,以 至于最近供应量太大,需要较长时间消化,所以哪怕这轮出现房地产市场的热潮,三、四线城市也难以跟风上涨。

受政策“打压”的地产公司为何还很“坚挺”?

为何在房地产市场受到各种“打压”,地产公司仍能够苟活甚至坚挺?有专家分析,那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国房地产过热有着骨肉血亲的关系。商业银行通过将贷款转移至表外,进行表外资产扩张,规避了“土地贷款”的监管。

专家认为,中国商业银行保守的贷款标准已经让位于每年20%—30%的信贷增长。很多银行将贷款转移到表外,形成普遍的信贷增长和信贷风险。也就是说, 银行一直从事事实上的证券业务,将贷款重新包装成理财产品,然后再转售给客户公司从事土地投机。而这些交易通常入账被列作投资,而不是负债。

中国的影子银行和美国有着类似的版本,特别是在雷曼倒闭前:信托贷款疯狂增长、财政囊中羞涩、财富管理产品和一些贷款捆绑在一起,为银行产生费用。

2012年,中国银行业总贷款的份额下降,从10年前的92%下降到52%。在2012年第四季度,非银行贷款占新增信贷发行的60%。据估计,影子银行的资金至少有四分之三投入到了房地产市场或者相关行业。

责任编辑:陶静 关键字:保定二手房三四线空置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