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受灾群众构筑安心“港湾”——涿州安置点走访见闻

扫描到手机 保定新闻 来源:保定日报 发布日期:2023-08-08 09:39 字号:T|T

摘要:连日来,涿州灾情牵动人心,11个乡镇(街道)146个村紧急转移安置13.9万人。受灾人数多,群众安置得如何?能否吃得饱、是否住得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该市多个安置点。

8月6日,在涿州高铁新城第一中心学校安置点,来自北京中检康源医学研究院中检救援总队中医应急救援服务队的医生为受灾群众免费义诊。 张洁 摄

□保定日报记者 张 洁 李笑笑

连日来,涿州灾情牵动人心,11个乡镇(街道)146个村紧急转移安置13.9万人。受灾人数多,群众安置得如何?能否吃得饱、是否住得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该市多个安置点。

妥善安置,全面做好物资保障

8月6日上午,走进涿州高铁新城第一中心学校大门,浓浓的消毒水味儿钻鼻而来,一名学校义工正背着大桶消毒液在校园内进行消杀。

涿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王卫国介绍:“这个安置点于7月30日正式启用,当天下午就陆续有老百姓转移过来住。”

“目前,这里一共接收了1900多名受灾群众,分别来自豆庄和刁窝两个乡镇。”王卫国说,该安置点由涿州市级干部蹲点负责,抽调市直干部、乡镇干部、村干部、学校校长和教师、公安干警以及志愿者组成工作专班,对安置点进行全方位保障。

为了让群众吃上热乎饭,两个乡镇分别发动当地饭店制作团餐,按份打包运到安置点,然后以村为单位,由村干部统一领取后再分发给村民。

“有炖菜,有馒头,运到学校后,十来分钟就能送到村民手里。”王卫国说,如果不愿意吃盒饭,学校门口还有志愿者免费提供的拉面、煎饼、炒饼、凉皮,能让大伙儿换换口味。

走进教学楼,教室被临时改成了宿舍,每间住二三十个人。“床和被褥都给发。”小义和庄村村民王士清已经住了三天,他感慨地说:“有水有电还有空调,这条件不错了。”

通过对全市38个安置点所需物资汇总梳理,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涿州市已累计发放矿泉水、面包、方便面、药品等各类物资207621件;发放中央、省级救灾物资应急包10000个,折叠床7600张,被褥6000套,所有受灾乡镇均已陆续收到救援物资。

医疗服务,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当日上午9时多,中医应急救援服务队一行20余人,来到涿州高铁新城第一中心学校安置点开展免费义诊,设置了皮肤外伤、肠胃、疼痛等多个诊台,引来不少中老年人的关注。

“我这腿疼了有小一个月,多亏了你们给我按摩涂药,我好受多了。”刁窝镇东找子营村的杜阿姨对着义诊大夫连连致谢。

“服务队是我们邀请过来的,想要满足人们看中医的需求。”在安置点负责刁窝安置工作的李英杰介绍,这里每天24小时有医护人员值守,市里还安排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每天巡诊,一旦发现较为严重的病情,能够立即转运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在西丁市口学校安置点,正值巡诊的涿州宝石花医院医护人员发现一名14岁女孩面色很苍白,询问相关病史后,判断她是严重贫血。为了防止意外,医院直接将女孩接走去做进一步检查,这是该安置点自启用以来第一个转运的病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涿州市各安置点均设置了医疗点,至少抽调1名医生和1名护士,保障安置点的基础医疗。同时,安排120急救车在附近待命,受灾群众如出现健康问题,可由120救护车送往医院治疗,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全面开启。

积极疏导,悉心守护心底“阳光”

临近中午,西丁市口学校响起音乐《我和我的祖国》,操场上遛弯的几位阿姨立马跟着旋律哼唱起来。

“洪灾过后,受灾人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况,安置点心理疏导非常必要。”双塔办事处宣传委员史凌云说,学校每天都会播放一些积极向上的歌曲和舒缓音乐,给大家鼓鼓劲儿,缓解缓解焦虑情绪,效果很不错。

近日安置点通了电,史凌云又有了新想法,她让工作人员下载一些正能量电影,接下来准备在晚上为大家播放,尽量丰富乡亲们的生活。

学校里的老师也在尽己所能发挥作用。西丁市口学校副校长郝伯宁说,安置点有30多个学生,小初高都有,老师们按年龄段开设“多彩课堂”,给孩子们进行辅导。每天4节课,除语数外等基础课程,还安排了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

为抚慰心灵创伤,帮助受灾群众筑牢“心理堤坝”,涿州市还面向团员青年,招募一批有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背景的陪护志愿者和心理疏导志愿者,分散到各个安置点,开展青少年儿童的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心理抚慰等工作。

责任编辑:保定置家网 关键字:涿州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