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区打造四大产业基地 在协同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扫描到手机 保定新闻 来源:保定日报 发布日期:2015-08-19 08:42 字号:T|T

摘要:8月,和盛夏的炽热交织着的,是徐水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的理念、举措和火热实践——承接高端装备制造业转移,建设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加强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对接……

8月,和盛夏的炽热交织着的,是徐水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的理念、举措和火热实践——承接高端装备制造业转移,建设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加强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对接……

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指出,将保定建设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绿色 崛起,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京津冀新的增长极。徐水区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提升、突破、外联、升华,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融入,积极的心态作先导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心态是作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作为。

徐水区带着强烈危机感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该区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自身发展基础、产业结构、园区建设都向好,但是如果满足于已有成绩,满足于一亩三分地上的自拉自唱,固步自封,就会处于“亚心态”,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停滞不前。

徐水区委书记苏树锋说:“徐水区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撤县建区两大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一定要破除‘亚心态’,发挥好我区地处京津冀三角腹地、作为保定 市中心城区的优势,创优环境,全力争取,努力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切实让大保定区 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建设产业高端、功能完善、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新城区。”

徐水区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以京津互动、京冀合作、津冀协作为主的区域协作机制建设为突破,从广度和深度上推动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发展。

承接,打造四大产业基地

按照我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徐水县重点打造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四大产业基地”,即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绿色食品供应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徐水区区长王保辉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把产业承接作为工作重点,争取引进、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发展‘引爆点’。”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徐水区依托汽车及零部件、吊装装备制造、物探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以高端引领为手段,突出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承接好京津产 业转移。到今年底,实现对接京津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在绿色食品供应上,以服务京津、支持京津为着眼点,重点建设绿色粮食及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绿色蔬 菜及果品供应基地、绿色畜牧产品供应基地,面向京津供应率达80%以上。在商贸物流上,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南重要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大力发展现代物 流业,疏解北京交通压力。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承接京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创新,在协同发展中实现跨越

徐水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以“开放、高端、创新、统筹、效率”为统领,围绕两大目标(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30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住两大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撤县建区融入大保定),突出六个重点(产业、城建、生态、精神文明、依法治区、民生),强化一个保障(加强党的建设),开创各项工作的 新局面,奋力谱写文明、实力、和谐徐水新篇章。

推进产业高端化,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做强二产,做壮三产,做优一产,实现一、二、三产 业高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对接京津,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的投资者和高端项目入驻园区,努力形成“大块头”和“小巨人”,本地企业和外引 项目共同发展、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做大中心城区,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城内大街南延至保定东三 环,恒祥大街、阳光大街北延进程,与保定中心城区主干道实现对接。做强重点城镇,形成一批承载力强、产业发展快、富有特色的明星城镇。把发展第三产业与推 进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城兴产、以产带城,产城互动、共荣共兴。瞄准京津地区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养老等资源优势,加强对接合作,大力发展公共服务 业,提高公共服务业水平。积极发展金融保险、证券、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推进“互联网+”,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建设一批中心村,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 务业,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推进环境生态建设,实现绿色崛起,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经济更加繁荣、城市更具魅力、人 民群众更加幸福的新城区。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