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住建厅长:河北需解决2000万人口城镇化问题

扫描到手机 保定新闻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4-01-13 08:04 字号:T|T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现在更多讲的是以人为本,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讲的是绿色、生态、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现在更多讲的是以人为本,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讲的是绿色、生态、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拿出一个章节表述“积极稳妥走河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究竟什么样的城镇化,才是新型的城镇化,河北的新城镇化之路又有什么特色,省两会期间,记者对省政协委员、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朱正举进行了专访。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记者:新型城镇化有望成为未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在去年一系列重要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积极稳妥走河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此时再提“新型”城镇化,是否有了新的内涵?

朱正举委员:我理解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是相当于目前我们推进城镇化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讲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现在更多讲的是以人为本,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讲的是绿色、生态、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讲的是产城互动和城乡协调,以这个来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同时在我们推进城镇化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质量不高,建设速度过快,对资源占有的过多,管理粗放,建筑缺乏特点和特色,城乡不协调,城市功能不完备等这些问题,这都需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当中来加以解决和完善。

河北需解决2000万人口的城镇化问题

记者:河北的城镇化有什么特色?

朱正举委员:省长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着重提出,农民进城人口有序的问题,他把这个作为提高城镇人口素质、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促进就业和居住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提出。因为河北省解决半市民化的问题仍然很重,现在存在一个存量和增量两重任务的完成。

所谓存量,就是目前我们按照现在的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和我们户籍人口的城镇化水平目前差十多个百分点,我们现在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是32%,那就是相差1000万多一点的人口,还享受着半市民化的水平。要解决这个问题,任务很重。同时,随着我们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到2020年,如果说我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达到60%城镇化率的话,我们还需要有1000万人口进城。解决一个存量问题和解决增量问题,这两个加一起是2000万。

进城农村人口需要“五身衣服”

记者:如此庞大的存量和增量,城镇化的压力是不是非常大,这个难题怎么解决?

朱正举委员:解决2000万人口的问题,是我们目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和首要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能够进得来的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这种壁垒,要以改革开放的模式,改革户籍制度,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能够有序地进来,没有体制上的障碍。

第二个,能够做到留得住。要留得住,必须有产业柱做支撑,不能出现过度城市化,出现城市贫民窟,没有产业支撑,他家里地已经没了,房子也没了,但是进城里又没有就业,出现了若干社会问题和贫困,这是要不得的,所以必须解决产业支撑和有岗位问题,这是能做到留得住。

第三个,要过得好,就要给他发“五身衣服”。所谓“五身衣服”,就是在就业的基础上,要有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和养老问题,真正地让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城里边能够享受与市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新型城镇化重在“有序”推进

记者:我们注意到报告在谈及河北新型城镇化道路时有两个词,一个是“积极稳妥”,另一个是“有序”推进,您如何理解?

朱正举委员:我理解有序有四个方面。第一是时间先后顺序。所谓有序就是要优先解决存量的人口问题,要优先解决本地人口问题,要优先解决在城里居住时间比较长的问题,同时要优先解决能够适应在城镇里的产业和生活条件的能力,并且使他们家属一块在城里扎根落户,这是要优先解决的存量。在此基础上,有序安排引导增量。随着城镇化的推移,再新进来的人口有序流动,有序引导。

第二是空间规模有序。省长这次工作报告当中特别强调了新型城镇化中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他强调了,是要合理安排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这4个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人口限制。同时,要有序限定其他7个省辖市的人口规模,就是除了这4个城市以外,同时要全面放开县级市、县城和小城镇,使他们能够在这些地方有序地找到自己的就业、生活的岗位和居住条件,这是空间规模有序。

从我们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我们这几年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57%是进了县城,20%左右是进了小城镇,20%不到是进了中心城市。因此,根据这个流向,进入中小城市和县城,能更多地解决我们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向哪里去的问题,这是空间规模。

第三是过程有序。也就是说要循序渐进,要尊重规律,要把握节奏和节点,不能操之过急,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第四是推进工作要有序,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浮躁,不能搞大跃进,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使他们被上楼和被拆迁,或者是被城市化。

河北新型城镇化“十要十不要”

记者:在报告中有一个提法叫“十要十不要”,要遵循规律,不要一哄而上;要科学定位,不要盲目跟风;要组团发展,不要越摊越大;要以人为本,不要重物轻人;要注重生态,不要水泥森林;要以业兴市,不要人为造城;要重视质量,不要粗制滥造;要传承文化,不要工业复制;要城乡一体,不要城乡一样;要创新机制,不要政府包办。

朱正举委员:这是省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对我们新型城镇化提出的要求,非常精彩,也非常准确。我觉得他用非常通俗的语言,对我们河北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深刻哲理的概括。要求我们带有战略眼光,而且体现了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十个不要”,就是目前我们推进城镇化当中应该注意的和存在的问题。“十个不要”,就是让我们用这个作为红线,作为底线,不要出现这种情况,要纠正这种情况。所以我觉得确实是对我们河北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权威诠释。

我理解一个是符合河北特点,比如说要以人为本,不要重物轻人;要创新机制,不要政府包办,这里边都包含着深刻的一些内涵。第二个特点,他谈了更多的是我们目前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当中,那些质量粗糙、质量水平不高的问题。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底线思维,就是对我们城市发展过程当中,画出了红线,画出了边界,画出了不能做的东西,所以这体现了一种底线思维。同时,这些要求也非常的具体,对指导河北今后新型城镇化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也有具体的操作意义。

土地城镇化的模式解决不了问题

记者:以往的城市化进城更多涉及土地,新型城镇化会有何不同?

朱正举委员:我们要解决2000万人口的城镇化问题,同时还有一组数据说一名农村人口完全实现城镇化需要13万元,10000人需要1平方公里的土地,而1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约4亿元。我们来算一算,目前我们每年的建设用地指标是多少,我们又需要多少土地和资金?所以前提是理念的改革,土地城镇化的模式已经无法解决新型城镇化的问题。

我们要以必须以改革开放的这种思路,以科学求实的作风,要以完全新的一种理念来研究、来反思目前我们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解决好我们规划水平不高、建设质量不高和管理粗放的问题。那就提出来应该是达到高水平的规划、高质量的建设和高效能的管理。

首先是规划理念。第一,在高水平规划当中,要把握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问题,使城市能够大中小和小城市协调发展。第二,要改变城市规划的思路,要把由原来一味地追求规模速度,扩充型的这种规划,调整为画出城市的边界,画出它的底线,根据城市的环境容量和资源禀赋,来调整它的规模空间和发展极限。再一点,就是要讲究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承,体现城市价值观的张扬和弘扬。

其次是质量管理。第一是要提高城市这种功能设施建设,提高它的承载和带动能力,使城乡一体化。第二是要尊重自然,保护好和处理好城市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像总书记在讲话当中提的那样,说的那样,让人们能够望得见山,能够看得见水,能够记住乡愁。这是非常经典的,使人们生活和生产在自然的绿色之中。再一点要讲究建设的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要有浮躁心理,要做到精细化的管理。

再次就是要高效能管理。在城市管理上强调精细化、人性化和智能化。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