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火车票助农民工兄弟温暖回家

扫描到手机 保定新闻 来源:燕赵都市网 发布日期:2013-01-24 08:44 字号:T|T

摘要:在保定市七一中路的军招工地上,两位来自安徽的农民工犯了愁,临近年关,因为买不到火车票,所以他们的归乡路显得异常遥远,而他们的遭遇并非个例。从23日起至今年春运结束,本报将发起“温暖回家路”行动,由本报记者义务帮助农民工兄弟订票,同时向保定市民发出倡议,征集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温暖回家路”的行列。

在保定市七一中路的军招工地上,两位来自安徽的农民工犯了愁,临近年关,因为买不到火车票,所以他们的归乡路显得异常遥远,而他们的遭遇并非个例。从23日起至今年春运结束,本报将发起“温暖回家路”行动,由本报记者义务帮助农民工兄弟订票,同时向保定市民发出倡议,征集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温暖回家路”的行列。

回家的路貌似很遥远

卞海款,今年26岁,刘保礼,今年47岁,都来自安徽黄口的农村,目前在军招工地当建筑工人,已经有两个多月了。

时至腊月十二,眼瞅着工友们一个个踏上回家的列车,心里的那份乡愁愈加强烈,可心里着急也换不来那张期盼已久的火车票。

早在十几天前,卞海款二人就去附近的订票点排队购买火车票,无奈几次排队,都落个空手而归。

卞海款和刘保礼都是只身来保定打工的,过快年了,他们就想着回家跟家人一起过个年。本来打算过了正月十五再回来的卞海款,现在觉得回去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一张火车票,阻挡了农民工兄弟与亲人的相见。对于他们而言,年底团圆的期盼变成了失望,甚至绝望。

本报成功为两安徽农民工兄弟订票

《燕赵都市报冀中版》自成立以来,以担负媒体责任、关注社会民生为己任。针对春运期间,外来农民工订票难、回家难的现象,本报自2月23日至今年春运结束,发起“温暖回家路”行动,由本报记者采用窗口购票、网络订票和电话订票等各种方式,义务帮助有需要的农民工兄弟预订回乡与返程火车票。有需要的农民工兄弟可以与本报记者联系,联系电话15933575310、18233438090或直接到燕赵都市报冀中版编辑部501室咨询,地址保定市东风中路162号。

行动开展的首日上午,本报记者孙亮和郭慧岩分别为卞海款、刘保礼二人预定了他们的归乡票。由于年前的火车票十分紧张,两位记者分别通过网络与电话,经过反复刷新与拨打,终于在12306.cn上为卞海款和刘保礼订购了当日从郑州中转归乡的“通行证”。当卞海款和刘保礼听到当日可以回家的消息,一个劲儿地说“谢谢”,甚至激动地流出了眼泪。

“温暖回家路”欢迎你的加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保定市区务工的外来农民工就有十余万人,无法网络订票、不会电话订票、消费水平较低的他们,在春运大潮中实属不易。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建设者,但我们拿什么回报他们呢?拿出一点儿宝贵的时间,点击一下鼠标或者拨打一个电话,也许就能满足他们那种回家的渴望。从即日起,本报发起的“温暖回家路”行动征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加入。

义务订票点

征集条件:保定市区各大、中、小店铺,具备电脑或电话,了解网络订票和电话订票流程,方便农民工兄弟进店进行订票或查询。

志愿工作:帮助来店农民工兄弟进行网络或电话订票和查询,网络支付环节可由本报完成。享受荣誉:店铺门口悬挂本报提供的“义务订票点”标识,通过本报对其工作进行报道与宣传。

志愿者

征集条件:具备电脑或电话,了解网络订票和电话订票流程的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假期中的有较为充足时间的大学生。

志愿工作:由本报向志愿者提供农民工兄弟的订票信息,通过网络或电话进行预定或查询,网络支付环节由本报完成。

责任编辑:李雯 关键字:火车票农民工回家互动房缘保定热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