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 超大 行高 马上打印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 地产新闻 > 保定新闻 > 保定某小区内有“燃气重地”居民质疑“定时炸弹”

保定某小区内有“燃气重地”居民质疑“定时炸弹”

2014年01月07日 08:00

 

“过渡”供气站,居民莫“过度”紧张

本报记者采访相关部门帮百姓解疑

气瓶组与民用建筑防火间距16米为合规

“天然气站就建在小区里,每天进进出出离得这么近,多危险啊!”近日,保定市南市区五里华都小区居民向本报反映,小区内建起个“过渡供气站”,让小区业主人心惶惶。

据该供气站的负责人介绍,市区已有8个小区建该设施,是过渡方法,待市区天然气主管网建设到位后,便可接通燃气管道。对于它的安全性,消防部门进行实地测量,并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判断,其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在16米以上,为符合标准。

居民质疑这个“过渡”供气站太危险

“每天进出家门,都在天然气站旁边经过,离得这么近,就像身边放了一个‘定时炸弹’!”家住五里华都小区A区23号楼的刘先生向记者反映。据他介绍,天然气站建在自家楼前,约1年时间,小区居民生活用气均来源于此。

“前段时间青岛输油管爆炸的事故让大家更害怕了,家门口的这个天然气站,是不是也有危险啊?”自入住起,小区业主就对此充满担忧。

近期,这个担心进一步升级。

“我们很想反映下这个问题,这到底是不是安全的?心里才能更踏实点儿。”业主韩女士说。

近日,记者来到五里华都小区A区。在小区的东北角,紧挨小区外围墙处,有一个蓝色铁皮围挡,上面“燃气重地”、“禁止烟火”的红色字样顿时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这里面就放着天然气瓶。”居民们向记者介绍说。

铁门上着锁,为看清其中的情况,记者来到紧邻的23号楼。爬上3层向下俯视,发现围挡隔出了一块空地,西北角有个10余平方米的铁皮房,旁边3个小铁箱。

“每天都在这里经过,想想都觉得害怕啊!”采访中,很多业主对此有所担忧。

 

部门解答符合16米安全距离

带着居民的疑惑,记者采访了该供气站的负责人丁凝。据他介绍,五里华都小区的这项设施属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由廊坊中石油公司建设,由保定市燃气总公司供气。小区内建有管道将天然气直接通至住户家。铁皮围挡内的房子是调压室,3个铁皮箱是3组气瓶组,每组内含6个气瓶,每次1组即可供气。

小区内能否建供气站?是否安全?记者跟随保定市南市区消防大队来到现场。测量发现,围挡与居民楼间距为17.2米。该消防大队参谋崔君介绍,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中对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有详细规定,气瓶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为16米,该距离已超出,符合规范。

过渡市区8个小区建有类似“过渡”供气站

那么,小区为何没有接通市区天然气主管网,而是建了供气站?对此丁凝介绍说,目前,保定市区的天然气管网范围有限,自2011年起,一些管网未覆盖的小区,申请建天然气供气站,供居民的生活及取暖用气。

据了解,保定市区内,南奇村、郄庄、夏庄、东五里铺村等建了该设施,使用情况正常。由于居民对天然气的需求,新的供气站还将陆续建成。

“这只是过渡办法。”丁凝透露,待市区天然气管网建设到位后,使用“过渡”方法的小区可申请接通燃气管道。“比如五里华都小区,过了年就能接入管网了。”

追问

气瓶是否会漏气?

据丁凝介绍,排除人为因素,从技术角度讲,天然气的生产、压缩、储存、运输、减压等都是在严格的密封状态下进行,天然气瓶一般不会漏气。

据悉,供气站的设备经过保定市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后使用,每两年需重新检验,查看阀门、壁厚等是否符合标准。

此外,工作人员每天送气时,会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且按要求,每月使用探测器对气瓶检测一次,看是否漏气。

漏气会引发什么后果?

有居民质疑,气瓶装在铁皮箱内,放在地上,无其他防护设施,漏气后是否会发生爆炸?对此,丁凝解释说,由于天然气比空气轻,气瓶放在空地上,一旦漏气,很容易随风飘散,不易造成隐患。天然气泄漏有引发火灾的可能性,但一般不会爆炸。据了解,CNG储气瓶内部设置有两种过压安全装置,一般不会因高压、高温而发生爆炸。

漏气后如何处理?

一旦压缩天然气供气站发生漏气,首先关闭气瓶阀门,隔离现场,并远离明火,待天然气散尽后再做处理。若因漏气发生火灾,可用灭火器灭火。

丁凝介绍,按照程序,供气站在建设时制定了岗位责任制,由专人进行日常安全维护。燃气设施抢修、抢险,应在接到报警电话30分钟内赶到现场,及时抢修、抢险。

除此以外,以五里华都小区为例,小区物业也负担起了平时的巡查任务,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并做简单处理。

责任编辑:颉培培

文章来源:http://bd.zhijia.com/news/2014/0107/390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