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 超大 行高 马上打印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 地产新闻 > 保定新闻 > 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 习近平冒严寒到阜平

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 习近平冒严寒到阜平

2012年12月31日 07:42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到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冒严寒抵达太行山深处

29日下午,习近平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阜平是革命老区,是当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阜平县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习近平对老区干部群众十分挂念,元旦前特地来到这里看望。

抵达阜平县后,习近平连夜听取了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汇报。他表示,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盘腿坐在炕上 同乡亲手拉手

30日一大早,习近平在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陪同下,踏着皑皑残雪,来到地处深山的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这个村是特困村,村里608口人有428人为贫困人口。习近平逐一走进困难群众唐荣斌家、唐宗秀家看望,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手拉手,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看到老区一些乡亲尚未摆脱贫困、生活还比较困难,习近平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坚持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

要想方设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随后,习近平来到龙泉关镇顾家台村看望困难农户。在村委会,习近平同村干部、群众、驻村干部促膝相坐,共商加快脱贫致富之策。会上气氛热烈,大家争相发言。习近平听取了大家发言后强调,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农村基层的同志,工作在第一线,条件也不好,一年到头操劳得很,很辛苦,很不容易,我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慰问。他叮嘱当地干部和随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原原本本把党的政策落实好,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临别时,习近平满怀期待对村支书顾叔军说,希望早日听到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好消息。

调研中,习近平还来到村卫生室,仔细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落实和药品供应情况,叮嘱当地干部要关心乡亲们身体健康,保障大家能看上病、治好病。他还察看了顾家台村的小卖部,了解农村日常用品供应情况。他强调,元旦将至,春节也很快就要到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节前各项工作,让群众过上欢乐祥和的节日。

王沪宁、栗战书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评论

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元旦前夕到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河北省阜平县看望困难群众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天寒地冻里的温暖话语,彰显的不仅是总书记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更释放出让困难群众都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信号。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放眼全国,一些东部地区已宣布实现全面小康、正处在奔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而在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相当的差距。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中国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让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对基本国情就要有深刻认识。中国有繁华的城市,也有仍然处在绝对贫困状态、年人均纯收入仅数百元的困难家庭。根据最新扶贫标准,我国贫困人口超过1.2亿。在农村户籍人口中,每8个中就有一个贫困人口。在一些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致贫因素复杂,扶贫工作难度最大。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为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付出努力。

让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就要严格落实扶贫开发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围绕扶贫攻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去年又制定并公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按照纲要要求,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集中连片地区为主战场,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把计划、资金、措施、政策落到实处,全面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让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干部作风尤为关键。要时刻勿忘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基本国情,坚决反对奢靡之风和铺张浪费,更不得截留和挪用扶贫资金。必须坚定信心找路子,千方百计想法子。更多了解真实情况,认真分析贫穷原因,和群众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尤其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索金融扶贫、产业扶贫、行业扶贫、易地扶贫、社会扶贫、科技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新路径,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让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更多关心在贫困地一线工作的同志。解决脱贫致富问题,关键在人才,艰苦贫困地区常常难以留住人才。对那些长期扎根基层的干部,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建立正向激励的长效机制;对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高度重视,认真帮助解决,免除后顾之忧,从而为扶贫攻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面对艰巨的扶贫攻坚任务,让我们更加振奋精神,更加奋发有为,只争朝夕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同贫困群众一起共同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天。 

责任编辑:颉培培

文章来源:http://bd.zhijia.com/news/2012/1231/173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