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 超大 行高 马上打印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 地产新闻 > 保定新闻 > 易县396村卫生室重建项目竣工 保村民及时就医

易县396村卫生室重建项目竣工 保村民及时就医

2012年12月18日 21:18

保定易县县委宣传部18日透露,经过几个月艰苦努力,该县规划的396个村卫生室重建项目已于11月底前全部竣工,所有标准化卫生室全部通过验收。经过重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12月11日,天气阴沉,风不大,但刮到脸上,却有深深的寒意。易县西陵镇的华北村,全村近百户村民分布在112国道北侧。在村子中部民房最为密集的地方,新建成的村卫生室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该卫生室约有七八十平方米,进门便是诊室,墙上挂有《村卫生室工作制度》。西侧的三间房分别是药房、观察室和治疗室,每间屋都干净整齐,制度上墙。“这是按全县统一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的。”该县卫生局工作人员说,“灾后重建中,县里专门做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手册》,要求按照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等条件选址,业务用房要在60平方米以上,且“四室”分开,分区合理,并配备基本的诊疗设备,统一内外标识和执业标准。”

“7•21”特大洪涝灾害共造成易县卫生系统315间业务房屋受损,涉及建筑面积6524平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81.4万元。医疗卫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灾后重建刻不容缓。“村民有病能及时就医”成为易县灾后重建实现目标之一。该县卫生局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制订恢复重建方案,确定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和实施步骤。

“建这个卫生室需要多少钱?”“10万多吧。省专项资金补贴了6万元,村集体出资4万多元。原来的卫生室位于村东的山脚下,洪灾中被冲毁了。”村医马德山说。“原来的卫生室不但位置偏,面积也就30来平方米,只有两间屋,一间是药房,诊室很小。村民们需要输液时,我就骑着自行车上门服务,跑了这家跑那家。现在新诊室宽敞明亮,条件好,乡亲们看病也方便了,我会更好地为村民们的健康服务。”他显得有些激动。

目前,易县卫生系统恢复重建工作已累计落实投资3568.9万元,3所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已完工,17个乡镇卫生院重建项目中13个单位已竣工,其余4个单位已完成工程量的90%以上。

“灾后重建,乡亲们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有了新建成的卫生室,我们看病不用出村,小毛病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了。”村民李桂枝高兴地说。

责任编辑:郑飞飞

文章来源:http://bd.zhijia.com/news/2012/1218/16614.shtml